4000-169-679

首页>技术支持 >刚柔交界开裂频发,软硬结合板如何突破 “脆弱关节” 难题?

刚柔交界开裂频发,软硬结合板如何突破 “脆弱关节” 难题?

2025-05-06 09:43

在电子设备小型化、多功能化的浪潮下,软硬结合板因兼具柔性电路板(FPC)的可弯折性与刚性电路板(PCB)的稳固支撑性,成为诸多电子产品的理想选择。然而,刚柔交界开裂问题却如影随形,严重影响产品的可靠性与使用寿命。要突破这一 “脆弱关节” 难题,需从材料、设计、工艺等多维度深入探究。

软硬结合板的材料是解决开裂问题的根基。在刚柔交界区域,刚性层常用的 FR - 4 材料与柔性层的聚酰亚胺(PI)材料热膨胀系数差异显著,FR - 4 的热膨胀系数约为 18ppm/°C,PI 则高达 30ppm/°C 。当设备运行产生温度变化,这种热膨胀系数的不匹配会使刚柔交界承受巨大应力,长期积累便易引发开裂。为缓解此问题,可在交界区域引入缓冲材料,如低流胶 PP 。它能有效缓冲刚性层与柔性层因热膨胀差异产生的应力,同时,其低流动性可减少溢胶,避免污染电路,确保尺寸稳定,树脂固化后收缩率小于 1%,维持结合部平整。此外,研发新型材料以缩小刚性与柔性材料热膨胀系数差距也是关键方向。一些企业已着手开发热膨胀系数接近 PI 的改性 FR - 4 材料,有望从根源降低交界应力。

刚柔结合板设计层面的优化对攻克开裂难题至关重要。在刚性区域布局上,应将 BGA、连接器等重型器件优先安置在刚性层,因其重量大,放置在刚性层可便于焊接且提供稳固支撑,减轻刚柔交界负担。刚性层厚度建议不小于 0.4mm,保证足够机械强度。对于柔性区域过渡设计,采用阶梯式过渡,即把刚性层边缘削薄处理成斜边,能有效分散应力集中;在柔性区转角处设计半径不小于 0.5mm 的圆角,可避免折痕产生,降低断裂风险。同时,在刚柔结合处增加 PI 或 FR4 补强板,能增强结合力,防止层间剥离,但使用金属补强时需预留膨胀空间,防止热应力致开裂。例如,某品牌手机主板在设计刚柔结合板时,严格遵循这些设计原则,将刚柔交界开裂率从原先的 15% 降至 3% 以内。

PCB生产工艺的精准控制是保障刚柔结合板质量、避免开裂的最后防线。在层压环节,要精准把控温度、压力与时间参数。先柔后刚的层压顺序,能使柔性层定位精准,适合超薄结构;先刚后柔则为刚性层提供支撑,减少褶皱风险。在钻孔工序,刚柔结合板钻孔难度大,需选用高精度钻孔设备,如 CO₂激光或 UV 激光设备,精准控制钻孔位置与孔径,避免因钻孔偏差损伤刚柔交界区域。例如,在汽车电子控制单元(ECU)的软硬结合板生产中,通过升级钻孔设备,将钻孔偏差控制在 ±5μm 以内,显著降低了因钻孔导致的开裂问题。

 

刚柔交界开裂频发这一 “脆弱关节” 难题,并非无法攻克。通过材料创新、设计优化与工艺升级协同发力,有望大幅提升软硬结合板的可靠性,为电子设备的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,助力电子行业向更高性能、更小尺寸方向迈进。

 

网友热评

回到顶部

关于深联|深联动态|行业资讯|技术支持

赣ICP备15002031号 赣州深联地址: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钴钼稀有金属产业基地
集团总部地址:深圳市宝安区福海街道展景路83号6A-16-17楼
楼深圳深联地址:深圳宝安区沙井街道锦程路新达工业园
珠海深联地址: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融合东路888号
上海分公司地址:闵行区闽虹路166弄城开中心T3-2102
美国办事处:689, South Eliseo Drive, Greenbrae, CA, 94904, USA
日本深聯地址:東京都千代田区神田錦町一丁目23番地8号Th
电子邮箱:emarketing@slpcb.com

立即扫描!